English

情暖人间

1998-08-06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通讯员 参岳 我有话说

杨文水,我国首批近万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“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”中唯一的乡村医生。这位仅有6个手指的残疾人,以非凡的毅力,攻克了严重威胁人体健康的国际医学界公认的顽症骨髓炎,并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。他最大的贡献还在于治疗12万例骨髓炎从不截肢,并为10700多例曾被建议截肢的患者保全了肢体。

然而,30多年来,身为山西省稷山骨髓炎医院院长、中国肢体伤残专业委员会治疗中心主任的杨文水,除献身事业、情洒患者之外,无数个助残扶贫的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却鲜为人知。

“脱贫先脱病,扶贫先扶志”

吉林省梨树县骨髓炎患者李宝林,还患有小儿麻痹症,父亲为给他治病操劳过度早逝,母亲为侍候他摔伤倒下,一个家庭眼看就要震动掉。杨文水了解这一情况后,当即掏出200块钱,交给李宝林,并说:“这点钱送给你,改善一下生活,有困难再找我。”杨文水时常对身边的人说:“为病人着想是医生的天职,为残疾人献爱心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。”在他的带动下,医务人员纷纷为李宝林慷慨解囊,你10块,他20块,终于帮助李宝林度过了难关。

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社会经验,杨文水提出:“脱贫先脱病,扶贫先扶志”这一观点。治愈李宝林的骨髓炎后,面对使他致残的小儿麻痹症,想到他今后的生活,杨文水又决定帮他矫治。杨文水为李宝林请了全国著名儿麻矫治专家、解放军272医院张军民教授。他会同张教授实施手术和康复治疗后,基本使李宝林畸形的下肢恢复正常。

事业越大事情越多。杨文水在临床中时常碰到骨髓炎合并其他残疾,如合并脑瘫、精神病、四肢畸形、聋哑等。即使治愈骨髓炎病,也不能彻底摆脱笼罩在他们心头的阴影。于是,杨文水以他领导的骨髓炎医院投资380万元,兴建了一座集医疗、科研、咨询、教学、康复为一体的稷山残疾人康复中心,并邀请了一大批国家级学有专长的名医专家定期应诊。如今已接治了各地的9000多例患者,使他们走向了新天地。

助残扶贫见真情

稷山骨髓炎医院坐落在晋南一个普通的村庄南梁村。杨文水也从这里一步一步走向世界医学科学的殿堂。在医院创建之初,南梁村的人们吃的是玉米高粱,喝的是露天池塘水,住的是低矮的土坯房。如今的南梁村早已步入了小康,这翻天覆地的变化同这所医院和杨文水院长是分不开的。

以前,南梁村只有一条4000米的泥土路和外界相通。于是,杨文水出资8万余元,将这段路拓宽铺油,彻底解决了村民行路难的问题。

以前喝池塘水的南梁人,如今家家接通了自来水。这全是杨文水出资建水塔、购水管,挨家挨户地装好的。

以前年久破损、拥挤不堪的南梁村小学,如今已变成宽敞明亮的标准化学校。这也是杨文水出资兴建的。

杨文水为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,两次出国考察,与加拿大合资兴建了山西稷山制药有限公司。开业以来,不仅安置了80多名下岗职工,还同全县429户残疾人家庭签订了中药材收购保证书,只要是残疾人种植的中药材,不仅在价格上优惠,而且常年保收,即使市场饱和滞销,杨文水也照合同全部接受使残疾人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。他的这一助残义举,受到中残联和山西省残联的好评。

从不追逐名利的杨文水,回顾他所走过的人生道路,自豪地说:“我这样一个残疾人,能成为一名人民的医生,全靠党和人民帮助支持,我有一百个理由来报效人民、报效国家。”

为贫困失学者喜圆求学梦

杨文水少年时期艰辛而痛苦的求学经历,时常促使他为教育事业贡献一份热心。他不但出资重建了村里的小学,还出资设立了一个奖学基金。他每年从基金中拿出三千元奖励南梁村小学优秀教师和学生。并制定出凡本院职工子女考入大专院校,一次奖励4000元;考入中专院校奖励2000元;考入高中的奖励500元。他成立的奖学基金已援助了35名学生共10多万元。

受杨文水第一个援助的是蔡村乡的贺旭生。他考入成都电子大学时,因家庭困难,父母为难地劝孩子不要再上学。杨文水知道后,立即找到他的父母,包下了贺旭生的全部学杂费,还为旭生的母亲在医院供应室安排了一份工作。

农民薛顺旺的女儿薛云,因家庭贫困,父母也认为女孩子只要识字就行了,一次次让薛去退学。杨文水三番五次地去说服,并拿出1000元钱,让她念高中。

……

有首歌这样唱道: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,这世界将会变成美好人间。这仿佛就是杨文水的折射。因为他是残疾人,他知道残疾人的艰难痛苦,因此他更懂得同情人、帮助人。因为他是一位党员,他比别人做的更多,做的更好!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